NEWS

企业要闻

关于建立反“四风”长效机制的思考
作者:许晖 时间:2016年3月1日 文字大小:【      
全党正在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就是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四风”表现不一,究其思想根源,可以说是世界观上的偏差、人生观上的迷失、价值观上的错位,是“总开关”出了故障。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狠抓“四风”整治,特别是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四风”作为整治的重要内容,刹风整纪,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各级党委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努力,“四风”问题有了明显好转,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但是,仍要清醒地认识到“四风”问题具有变异性、传染性、顽固性、反弹性特点。为此,本人就如何建立反“四风”长效机制作如下思考。
一、“四风”的表现形式
“四风”是群众深恶痛疾,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造成党和政府与群众“隔心墙”的不正之风,其表现形式各一。
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知行不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贪图虚名、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的东西,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重印象轻实质,违背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形式主义的出发点,不是以党和国家的事业为重,以发展大局为重,而是以表面风光为标准,以个人利益为轴心。形式主义的价值准则,不是追求质量效益、珍惜人力物力,而是不惜无益耗费、不计成本代价。
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官僚主义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不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是在立场上与人民利益分离,在感情上与人民冷暖疏远,在工作中与人民愿望脱节。在对待权力的态度上,把权力看成是个人的工具、地位的标志、威严的凭据。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对自己没利的事情就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就设卡争权、乱管胡来。官僚主义的群众观、权力观、工作观,实质上都是没有真正贯彻群众立场、群众路线、群众观点。
享乐主义的主要表现是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风盛行。享乐主义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有的意志消沉、信念动摇,追求物质享受,纵情声色犬马。享乐主义是落后的、消极的甚至是颓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是放弃崇高理想信念追求、放弃高尚人生品格追求的产物。
奢靡之风的主要表现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骄奢淫逸,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奢靡之风与享乐主义是孪生物,享乐主义必然导致奢靡之风,奢靡之风就是走到极端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需要以社会物质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为条件,但更重要的是财富、资金、资源的用途有误,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创造新财富上,而是用于享乐、消费、门面等用途上。奢靡之风只顾自我感官满足,心中毫无劳动大众,肆意挥霍公共财富。奢靡之风实质上反映了理想信念的丢失,是精神的自我麻醉。
二、建立长效机制的概念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我们既要立足当前、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各种行为,使制度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硬约束,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机制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长久有效地反对“四风”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在实践中坚持已经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根据新任务新要求建立一些新制度新机制,真正做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反对“四风”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建立反“四风”长效机制的途径
1、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风气很重要,好风气就像好空气一样,无论是对一个人、一个团体,还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都至关重要。
在生物学意义上,“生态”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进入社会语境后,“政治生态”则指党员干部与制度环境之间的交流互动。一定意义上说,人是环境的产物。党员干部的行为模式,同样受到党内政治生态的影响。古人早就说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风吹在草上,草一定会顺着风的方向倒,具体而言,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干部作风自然也会正大光明。
这只是从正面的角度来理解,如果从反面的角度来观察,就能看得更清楚。有人把恶劣的社会环境称之为“大染缸”,浸淫其中太久,恐怕谁都不能独善其身。“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如果身边的干部都把以权谋私当成是本事,把同事关系搞成拉帮结派,那么保持清正廉洁反而被视为格格不入的另类,甚至会被边缘化,成为众人打击的对象。屈原忠君爱国,饱受嫉妒;海瑞刚介耿直,备受排挤,历朝历代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让多少人发出“清官难做”、“为臣不易”的喟叹。
因此,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如同“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党员干部就会潜移默化、见贤思齐,秉公用权、心底无私就会成为主流,联系群众、做好工作也不会遭到来自周围的冷枪暗箭。于是乎,干部作风会逐渐向好,党风政风会为之一新。然而,好的政治生态并不是天然就存在的,它需要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换句话说,党内环境是千千万万个党员干部所营造,每一个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政治生态,正所谓“你就是他人的环境”。因此,党员干部不能坐等政治生态的形成,应该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一个党员干部的嘉言懿行,就是好的政治生态的基石;相反,贪污腐败也自然是政治生态变质腐烂的一个导火索。尤其是领导干部,有着以上率下、以身作则的重要功能,对政治生态的影响更为关键。
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领导干部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对上对下讲真话、实话;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要严肃纲纪、疾恶如仇,对一切不正之风敢于亮剑;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
何为“风清气正”?一言以蔽之,激浊扬清,让党风更优、政风更好、民风更纯,让整个社会充满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具体到党员干部,必须既要廉政,更要勤政;既要干净,更要干事;既要谨慎,更要担当。具体到各级党组织,必须既要加大惩戒力度,防止“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又要重视激励和榜样作用,推动见贤思齐蔚然成风。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意思是说:“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正人先正己是治理国家和社会,营造风清气正生态环境的根本。正如江西省委书记指出的,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三种观念。一是牢固树立非义不取的名利观。党员干部要做到不为物所役、不为欲所累,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学会在约束中工作,习惯在监督下干事,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追求为人民谋福祉的大自由。二是牢固树立健康文明的交往观。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人情之中有原则,交往当中有政治。一定要择善而交,多交益友诤友,多交普通百姓朋友,多交先进模范朋友,积极开展健康文明的人际交往,反对庸俗低俗的交往。三是牢固树立实干立身的进步观。党员干部要知道,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要时常扪心自问:食人民之禄,我为人民回报了多少?要以平常之心看待个人进步,以进取之心对待个人奉献,坚持走实干立身的光明大道,不走钻营讨巧的歪门邪道,真正靠造福一方赢得组织和人民认可,真正靠实干实绩求得个人成长进步。
2、建立健全作风教育常态化机制。中央政治局6月30日下午就加强改进作风制度建设进行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抓作风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必须坚持从严治党,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把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之中,全面提高党的建设工作水平。抓作风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下功夫、用狠劲,持续努力、久久为功。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解决“四风”的“总开关”。  “四风”之所以产生,是错误的落后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起作用。“总开关”的问题没有解决,解决“四风”很容易按下葫芦浮起瓢。纠正“四风”,就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必须在日常状态下筑牢抵制“四风”的思想防线。一要认真进行理论学习,打牢抵制“四风”的思想根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丰富思想、精辟论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包含着生动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员干部必须学深学透,坚信不疑、坚持不渝。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发现“四风”的一面镜子、纠正“四风”的一把尺子、洗涤“四风”的一个刷子、治疗“四风”的一剂方子。二要确立现实示范,形成良好导向。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有天下为公的宽阔胸襟,摒弃任何私心杂念,把为全中国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唯一的追求,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鞠躬尽瘁。要带头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事。中央政治局的率先垂范,必将大大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3、建立健全“四风”惩戒零容忍机制。不论“四风”问题大小,对其一律零容忍,建立起从通报批评、问责、组织处理、到党政纪处分直至移送司法机关的完整惩处链条,做到老虎、苍蝇一起打。要畅通信访渠道,接受“四风”举报,增加线索来源。建立“四风”案件举报和查处奖惩制度,凡是举报“四风”问题经查实和认真查处“四风”问题的给予一定奖励,出现“四风”案件有案不查,有案不报,瞒案压案的,给予严惩。
4、建立监督立体化机制。
(1)充分发挥专门机关的监督作用。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纪律监督、人大机关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审计机关资金监督的相对独立权,使之善于从中发现党员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2)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媒体监督、网络监督的作用,建立健全群众网上网下信访举报受理、查处、反馈机制,强化网络舆情收集和研判;实行实名举报奖励和对举报人保护制度,鼓励群众举报。反“四风”应该在查处相关案件的同时,加大公众监督的力度。权力装到制度的笼子里,笼子的钥匙必须放到百姓手里。让反“四风”更为公开更为透明。要让官员对人民的事业有敬畏感,对自己的工作有担当。要让他们有一种意识,民生即是天心,如果民生搞不好,天怒人怨,那还能做得下去吗?这样他就会格外小心。
互联网时代,每个政府部门都有网站、微博,如果老百姓有了冤情、发现官员问题,可以放心地通过这些网站、微博反映,知道问题会被及时、认真处理,那么百姓才真正将笼子的钥匙抓到自己手里。比如为引导和方便党员、群众、网民和媒体积极参与监督,当反“四风”的“千里眼”,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7月7日开设了党风政风监督举报曝光专区,在“作风监督举报”板块直接受理对“四风”等问题的举报投诉。
(3)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检查。将作风建设检查常态化,特别注重采用暗访方式整治“四风”,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要建立整风排查追究制度,防止作风排查走形式、走过场、避重就轻,明查暗访不深入等情况发生。
5、健全完善干部作风考评机制。“四风”表现的主体是为官的人。筑牢党员干部的廉洁防线,在制度设计上加大群众参与、群众监督和群众评价的力度,增加民意满意度调查、信任度评估等党员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指标权重,引导党员干部把目光和注意力放到群众身上,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争取得到群众的认同。健全干部作风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党员作风民主评议、民意调查等办法,引入作风建设群众评判机制,定期开展作风建设满意度测评,促进干部作风持续改进。突出评价重点,细化评价内容,设置内涵明确、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标,对评价内容进行量化,赋予每项评价指标具体分值,解决评价内容“模糊”的问题。健全干部作风问责机制,将干部作风绩效评估与干部选拔任用和内部激励相联系,把作风建设指标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对那些心系群众、埋头苦干、不拉关系的干部,那些在环境清苦、默默奉献岗位工作的干部要注重提拔使用,对作风不正,作风不实的干部,不仅不能提拔使用,还要进行组织处理。
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四风”问题和腐败问题之间,并没有一条明确的鸿沟,而且这两者之间是相生相依、密不可分的。有很多干部都是从“四风”问题开始,由于没有及时得到提醒、没有及时得到治理,乃至越演越烈,最后变成了一个腐败分子。大力纠正“四风”,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领域,重点抓的一项工作。习总书记明确指出,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建立反“四风”的长效机制,并加以落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把反“四风”这项工作抓好。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