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向“新”而行,以“改”图强。2024年以来,水电十二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电建集团党委工作安排,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定战略、强体系、控风险、抓落实”为工作主线,锚定“倍增计划”,布局“一主多元”,通过制度创新破壁垒、精益管理提效能、刚性考核激活力,战略优化、资质跃升、“一企一策、一业一策”刚性考核等一系列深化改革举措落地,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核心功能显著增强,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公司官网近期推出深化改革专题宣传。
大潮涌动,改革再启新篇;大道如砥,初心始终为民。从职工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推动改革,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当战略蓝图与万家灯火相汇,当宏大叙事与柴米油盐交融,水电十二局以“国之大者”的胸怀、企之强者的责任,将改革成果化作润物无声的春雨,把制度升级写进幸福答卷。福利上新、服务升温,一系列“硬核+暖心”举措,正把发展的刻度细化为每一位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医有所托—首设补充医疗保险
8月18日,公司召开了第十四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管理试行办法》。公司首次设立补充医疗统筹账户,为全体职工提供基本医保与补充医保双重保障。补充医疗保险的实施,将切实减轻职工医疗费用负担,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确保职工享有“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医疗保障权益。这项惠民政策于2025年9月1日起生效,成为水电十二局送给每一位职工及其家人的“终身保单”。
从“无”到“有”,是一次跨越,更是一份承诺。补充医疗保险不止于“保”,更在于“暖”。统筹基金账户专项用于支付高额住院费用,个人限额账户则像“健康零钱包”,职工本人及父母、配偶、子女都能共同使用,且账户余额可跨年度累计。报销流程也做了“减法”,实行用人单位审核原件后上传报销系统,按季度结算基本型医疗补助,年度一次性发放救助型医疗补助,切实做到“数据多跑路、职工少跑腿”。
老有所依—企业年金再提标
在公司第十四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联席会议上,审议通过的还包括《公司企业年金方案实施细则(2025年版)》。公司自2012年设立企业年金,并于2019年加入集团公司企业年金计划,延续至今。此次细则的修订,适当提高了企业的缴费标准,有效改善了职工的退休福利,为职工的晚年生活筑起了稳固保障,充分彰显了“老有所依、老有优养”的民生保障理念。
从“有”到“优”,是一次提质,更是一份温度。企业年金方案的每一次迭代,都是对职工辛勤付出的深情回应,职工服务企业的时间越长,所获得的补贴就越多,领取的年金数额也越大。退休后可选择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支取的灵活方式。企业年金账户采用复利方式计算收益,积累的不仅是财富,更是对长期服务于企业的员工的珍视。这一举措践行了“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的根本宗旨。
冷暖相知—四季关爱永不缺席
四季更迭,冷暖交替,公司以“情系职工,真诚服务”为本色,将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加大惠民力度,完善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各项关怀的品质与温度。从单次慰问到构建机制,从单项补贴到织就保障网,不断探索服务职工新模式,持续推动“幸福共同体‘领头雁’企业”建设走深走实,凭借有温度、有力度的关爱体系,回应职工的每一份急难愁盼。
从“优”到“强”,是一份坚守,更是一份担当。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关爱体系,通过“六必访谈”机制聚焦职工生老病死等关键节点,落实“五项补贴”政策覆盖衣食住行基本需求,开展“四季关爱”行动形成“春送慰问、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的全年关怀品牌,设立“三级工会主席接待日”构建“面对面倾听、心贴心解难、实打实办事”的常态化沟通渠道。同时,针对海外及高原地区职工、家有中高考考生职工、罹患31类重大疾病职工等特殊群体,实施个性化关怀举措。公司关爱体系正逐步实现“个人成长-家庭支持-职业发展”的全周期覆盖,公司的关怀与温暖正逐步渗透至员工工作与生活的各个层面,切实实现了从“优质服务”到“强力保障”的跨越式升级。
改革不只有大刀阔斧的“减法”,更有润物无声的“加法”。这份“加法”清单里,写满了看得见的实惠与摸得到的温暖。从优化医疗保障到完善养老体系,从拓宽职业发展空间到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每一项改革举措都如同春日的细雨,悄然滋润着每一位职工的心田。改革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宏观叙事,而是近在身边的一次次贴心守护、一次次实际改变。改革不仅激发了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也让广大职工成为改革成果的见证者、受益者和拥护者。站在新的起点上,水电十二局将继续以改革为笔,以人民为中心为底色,绘就更加幸福美好的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