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

职工文苑

【入职感想】从校园到工地:让数字扎根在泥土里
来源: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公司 作者:潘战 时间:2025年7月10日 文字大小:【      

最后一页会计课本合上时,指尖还沾着油墨香。那时我总觉得,会计的世界就该是这样——借贷方像严丝合缝的齿轮,报表里的数字排着整齐的队列,连小数点都站得笔直。直到水电十二局的工装第一次贴上后背,粗粝的布料蹭着脖颈,跟着前辈踩进工地、混着水泥灰的风灌进衣领那一刻,才突然懂了:真正的财务数字,并不只是飘在纸上的符号,得将它种进泥土里,才能长出带年轮的分量。

培训时,盛峰书记的五点期望,像工地脚手架上的横杆,稳稳托着我往前行进。“格局致远”,不是说大话,而是算账时多想想,这笔钱花出去,能否落到工地的实处;“笃学践行”,就是别觉得考了会计证就够了,得学会看工程图纸,懂点施工流程;“思行合一”,就是工地上材料浪费了,不能只记账,得琢磨怎么帮着管起来;项目资金紧了,得想办法调度得更顺些,这才是财务该干的事。

学生时代做习题,总觉得精准就是全部。王现刚总会计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在施工项目算账,得多到工地上去看看、走走。”是啊,假如混凝土浇筑量多了半方,是模板没支稳还是砂石含水率超标?这些藏在报表背后的故事,坐在办公室里可算不出来。把握工地的真实情况,将财务数据和施工进度结合起来,方能真正学以致用。

当我听说要配双导师,心里那点忐忑忽然就落了地,技术导师教我们怎么把账算到工地上,思想导师提醒我们别在数字里迷了路。水电十二局还有“董事长直通车”制度,听着就敞亮——就像工地上的对讲机,哪怕是新人,如果发现了什么问题、提出了好的想法,也能直接传达到决策层。这种被重视的热乎劲儿,相比于曾经拿到奖学金时的雀跃,更多了份沉甸甸的归属感。

在水电十二局,我想做个心里有数、手里有尺的会计,让自己对得起这身工装。终有一天,当大坝拦住奔腾的江河,当桥梁架过呼啸的峡谷,这些曾在工地上生根的数字,会像坝体里的钢筋一样,在岁月里长出沉默的年轮。风刮过坝顶时会数着它们,雨打在桥墩上会念着它们——就像脚下每一粒砂石都在地基里站成永恒,这里的每一个数字,都在水电人的故事里,活得沉甸甸、响当当。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