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

企业理念

【入职感想】七月流火处,逐光踏浪时
来源:新能源公司/清洁能源运维公司 作者:孟富春 时间:2025年7月16日 文字大小:【      

七月的风,总带着新旧交替的深意。当我带着一身书卷气走出象牙塔,水电十二局的入职通知如同一封滚烫的邀约,引我踏上从都市到山野的蜕变之旅。从杭州总部的璀璨灯火到陕西延川的黄土塬上,三千里路云和月,不仅是地理坐标的转换,更是一场关于成长与扎根的修行。

钱塘潮头,初遇十二局

初见杭州总部,便被钱江新城的繁华簇拥。培训教室里,"诚信、担当、共赢、感恩"的八字箴言如春雨般浸润心田。讲师们用十二局人筑梦山河的故事,为我们铺展价值观的生动注脚:讲诚信,是工程图纸上毫厘不差的标注,是对每一方混凝土强度的较真;说担当,是面对技术瓶颈时彻夜不灭的灯光,是工期紧逼时全员上阵的热血;论共赢,是与合作方共克时艰的默契,是让工程与绿水青山相融的智慧;谈感恩,是对这片土地的敬畏之心,是对前辈传帮带的薪火相传。当老员工谈及在戈壁荒漠建设光伏电站的岁月,那些在风沙中守护设备的日夜,那些与当地百姓共饮一壶水的情谊,让抽象的价值观突然有了可触可感的温度——原来这八个字,早已刻在十二局人的步履里。

最是难忘迎新晚会的排练时光。三十个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为两支风格迥异的节目从生疏走向默契。《彩虹的微笑》的舞步里,我们踩着轻快节奏旋转跳跃运动鞋底敲击地面的声响里,藏着青春最本真的活泼。有人记混动作时慌忙摆手,有人走位出错撞到同伴,相视一笑间,拘谨早已烟消云散。而红歌排练的时刻更显庄重,《当那一天来临》的旋律响起,每个人都不自觉挺直了脊梁;《强军战歌》的铿锵节奏里,我们反复打磨合唱的气势,那些为了一个手势反复校准的夜晚,那些因声部不齐而重新来过的执着,让陌生的面孔渐渐染上熟悉的温度。原来,同事二字的初章,早已写满并肩作战的缘分。

新能源畔,洞见新天地

转至新能源分公司,便被务实的朝气包裹。这里没有总部的恢弘,却处处涌动着创新的活力。领导班子与我们围坐长谈时,没有居高临下的训诫,更多的是"到项目上要多问、多看、多记"的叮咛,当他们说,新能源是"朝阳事业",每一度清洁电能都在为地球减负,这番话让我对即将奔赴的一线充满向往——原来工程建设的蓝图里,早已写满对未来的温柔期许。

在分公司的日子,我渐渐明白,十二局的新能源版图里,藏着的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担当。那些关于光伏电站设计的讨论,关于施工方案的推演,让我对"绿色发展"有了更真切的理解:原来每个数据的测算、每处细节的打磨,都是在为子孙后代积攒福祉。

延川塬上,让理想扎根

当列车驶入陕北高原,七月的阳光在这里格外炽烈。初见延川光伏项目部,眼前的景象瞬间涤荡了所有想象:漫山遍野的光伏板如蓝色星河,在黄土高坡上铺展至天际,与沟壑纵横的地貌相映成趣,美得惊心动魄。第一次操控无人机升空时,镜头里的画面让我屏息——数万块电池板在阳光下折射出碎金般的光芒,电缆如银线缠绕山间,远处的集电塔静静矗立,仿佛大地在向清洁能源致敬。那一刻,课本上的"光伏矩阵""并网技术"突然有了生命,理论与现实的碰撞,绽放出最震撼的火花。

在工地的日子,是知识落地的喜悦。跟着技术员穿梭在光伏阵列间,指尖抚过电池板时,瞬间理解了"光电转换效率"的实践意义;在中控室观察数据曲线,看着日照强度与发电量的实时联动,终于读懂了"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奥秘。前辈们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今才懂,所谓一线,不是艰苦的代名词,而是让学问生根发芽的沃土。

站在塬上眺望,夕阳为光伏板镀上金边,我忽然清晰了前行的方向:既要做精研技术的"匠人",在光伏电站的建设中打磨专业锋芒;更要做扎根大地的"行者",循着前辈的足迹,把绿色能源的种子播向更多山川。水电十二局给予我的,从来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而是一个与时代同频的舞台——在这里,每一次思考都在靠近真理,每一步实践都在书写成长。

七月的风仍在吹拂,从钱塘潮到黄土坡,我的职场序章已写就最动人的注脚。往后岁月,愿以水的坚韧穿岩破石,以光的热忱逐梦前行,在十二局的宏伟蓝图里,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奋斗华章。

【打印】【关闭】

上一条: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