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理念
|
|||||
|
|||||
七月的杭州,是一幅被雨水浸润的淡彩。当我拖着行李走出杭州西站时,西湖的湿气正漫过梧桐叶的间隙,与工地上混凝土的气息微妙地交融——这座以诗意栖居闻名的城市,即将成为我职业生命的第一个注脚。作为建筑学研究生,我曾在图纸上勾勒过无数建筑的筋骨,而今站在中国水利水电十二局培训中心的门前,忽然觉得,自己正站在某种更恢弘的构造物的起点:水利工程,这门与山河对话的学问,将如何重塑我对空间的认知? 培训教室的落地窗外,钱塘江的支流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银光。讲师播放的工程案例里,那些横跨峡谷的大坝、蜿蜒千里的渠道,忽然让我想起学生时代临摹过的《千里江山图》——古人用青绿山水歌颂自然,而我们将要以钢筋水泥续写新的篇章。建筑学教会我形式追随功能,但水利工程却低声提醒:真正的设计,应当追随水的性格。当投影仪的光束划过会议室,我仿佛看见自己过往的知识正与眼前的水文资料缓慢溶解、重组,像运河里两股相遇的暗流。 培训手册的墨香还未散尽,列车已载着我穿过浙中绵延的丘陵,向东阳境内那片名为石马潭的水库驶去。窗外的风景渐渐由城市的棱角分明,过渡成山野的起伏线条,像一幅正被徐徐展开的宋代山水长卷。 初见石马潭时,它静卧在群山的臂弯里,清淤后的地面露出斑驳的褐色。当地流传着潭底沉着石马的传说,村落的草丛中里也随处可见雕刻的石马,而我们要做的,是用现代工程的语法,为这个传说续写现代化新章节。我站在营地前眺望施工中的坝石堆基础——那些规整的岸坡趾板和马道嵌入自然山体,竟有种奇异的和谐,仿佛本就是从这片土地生长出来的骨骼。 望着远处未完工的坝体轮廓,手中的建筑学毕业证书还带着校园的温度。这里的一切都与我熟悉的方尺世界不同——混凝土不再只为塑造空间,而要驯服水流;图纸上的线条不再追求美学韵律,而要计算水压与应力。第一个夜晚,感受着山间的清风,我突然明白:我的专业不是桎梏,而是一把特殊的钥匙,或许能打开水利工程里那些被忽略的美学维度。晨光中,安全帽上的沾着露水,像一颗等待发芽的种子。
带着丁字尺的余温 和未干透的硫酸图纸 我来到石马潭 把建筑学的直角 浸入曲折的高程线
混凝土在这里 不是柯布的模数 是驯服洪流的语言 每一方浇筑体 都在与千年水脉对话
测绘仪的红点 扫描着山体的年轮 我的钢笔突然变得沉重 原来设计院的蓝图上 流淌着整个流域的月光
当大坝合龙那天 我看见自己的影子 站在高程线交汇处 一半是建筑师 一半已是水利人 |
|||||
【打印】【关闭】 |
|||||
上一条:
没有了
下一条:
企业文化理念宣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