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

企业理念

灌阳山坞:流水与炊烟里的旧时光
来源:第二工程公司 作者:向家林 摄影作者:向家林 时间:2025年8月12日 文字大小:【      

广西灌阳的群山中藏着个小村,地图上未必标得出名字,唯有沿溪行的人,踩着青苔石级拐过三道弯,才会撞见这片被稻浪托着的天地。八月里暑气正盛,可一进这山坞,溪风裹着稻香漫过来,连蝉鸣都浸得软和了。

村口的溪是村子的魂。水浅处刚没过脚踝,卵石上爬着青褐色的螺,指腹一碰便蜷进壳里。小鱼是极寻常的白条,三五条凑成队,尾巴一摆就窜进溪草深处,惊得停在草叶上的豆娘扑棱棱飞。村里的孩子爱蹲在溪埠头,手里捏着竹编的小筛,屏着气等虾子游过——那些青灰色的小虾总爱扎堆,筛子猛地一扣,便能捞起三四只,在筛底蹦跳着泛出银白的光。大人们则在下游的石板上洗衣,棒槌敲在衣物上“砰砰”响,混着水流“哗哗”的声,成了村里不变的背景音。

溪岸往上,是层层叠叠的稻田。稻穗已垂得饱满,稻秆被压得微微倾斜,风过时整片田都在摇晃,像片金黄的海。田埂上生着野菊和狗尾巴草,偶尔有灰雀落下,啄几口落在地上的谷粒,见人来便扑棱着翅膀飞进田埂边的竹林。竹林深处藏着几户人家,黑瓦白墙被绿竹遮了大半,只露出屋檐下挂着的玉米串和红辣椒,风一吹,玉米壳摩擦着发出“沙沙”声,红辣椒在绿竹间晃,像串跳动的火。

日头偏西时,炊烟便漫起来了。先是张家的烟囱冒出一缕,细得像线,慢悠悠往上飘,接着李家、王家的烟也跟着起来,白花花一片,在屋顶上聚着,又被山风揉碎,混进山间的薄雾里。这时总能听见各家唤孩子的声:“幺儿!回来吃晚饭咯!”“妹崽!别在溪里玩了,水凉!”声音穿过稻田,被风吹得悠悠的,连带着溪里的鱼都似被惊动,摆着尾巴往深处游。

村口老槐树下,一个老阿婆总坐在竹椅上摇蒲扇。她的椅边放着个竹筐,里面是刚摘的毛豆,指尖剥着豆荚,眼睛却望着远山。山是青黛色的,山腰绕着层薄云,像给山系了条白腰带。“这云要是往下降,明天就要落雨咯。”她见人路过,便笑着搭话,蒲扇摇得更缓,“雨落下来好,稻子灌浆需水,等过了白露,就能开镰了。”

暮色渐浓时,溪里的虾子躲进石缝,稻田里的雀儿归了巢,只有炊烟还在慢悠悠地飘。谁家的灶间飘出菜香,是酸笋炒腊肉的味道,混着柴火的烟味,在空气里缠成一团。孩子们举着刚从灶膛里掏出来的红薯,烫得直搓手,却舍不得丢,咬一口,甜香混着焦香在舌尖散开。

这灌阳的小村,没有碑刻,没有传说,只有溪水流着,炊烟飘着,稻子一年年黄。可就是这流水与炊烟里的寻常,藏着最扎实的日子——像溪里的卵石,被时光磨得温润,却始终带着烟火的温度。

【打印】【关闭】

上一条: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