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

职工文苑

我们是浪花,亦是堤岸
来源: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公司 作者:吕佳桐 时间:2025年9月4日 文字大小:【      

八月的风从黄土高原吹来,带着干燥与厚重的气息,拂过脸颊时,仿佛能听见千年黄土的低语。我站在高处,眺望这片苍茫大地,苍穹如盖,黄土绵延,整个榆林项目工程的壮阔图景在脚下铺展——机械如铁兽静卧,工棚星罗棋布,公路在夕阳下似鎏金般闪耀,风中有沙尘的味道,也有金属的凛冽,仿佛能听见大地的心跳与时代的轰鸣。忽然间,我觉得心里有什么醒了,静静地、倔强地,正要生长。

曾经,水利在我心中,是书页间奔腾的江河,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波澜壮阔。我曾想象大坝如静卧的巨龙,隧道如大地深处绵延的血脉;也曾梦见自己立在风中,看机械的长臂划过天空,亦或俯身地下,聆听水流在黑暗中奔涌如诗。那时,“安全”这个词,还只是印刷在纸上的一个术语,方方正正,而旁边却仿佛悄然开出一朵浪漫的花——关于守护,关于生命,关于某种近乎神圣的温柔承诺。

而今,站在真实的黄土地上,日夜与风沙相伴,我慢慢触到了水利建设的心跳——它不在远方,不在幻想之中,它藏在每一次破晓时分的脚印中,融进每一声低沉而坚定的机械回响里,写在每一位劳动者被汗水打湿的衣襟上。所谓守护安全,并非想象中的挥斥方遒,而是日复一日,低头俯身,与土地对话。我不再是那个只会在纸上谈梦的青年,我开始学会注视,穿梭于工地的晨昏与角落,学着在喧嚣与尘土之间,读懂风险的暗示。浮躁渐渐褪去,双眼能看清光与影的交错,双耳能听懂轰鸣中的诗意。在这错综而热烈的工地上,时光把我打磨得更加沉静、更加明亮,昔日那个捧着书本的少年,正被一砖一瓦、一线一管,重新塑造成更贴近大地的人。这片土地,这项工程,正静静地将我重塑。

日子尽管简单,却自有它的力量。白昼,穿梭于工地之间,我们与设备和规程为伴;傍晚,来自天南海北的同事在球场上奔跑、说笑,用乡音交换故事,用信任筑起友谊。没有璀璨的霓虹,但星空低垂,仿佛能照见自己正与这项工程一同生长。我渐渐体会到了何为“与子同袍,合力攻坚”,更看见了水利人特有的坚韧与担当。

最让我心底柔软的,是这片土地与水之间,那种无声却深刻的牵绊。天那么高,云那么远,仿佛每一滴雨水,都曾被久久地盼望。我们筑起的,不止是一座水库,更像是一方土地埋藏已久的心愿,是黄土深处正慢慢醒来的关于绿色的梦。每一次细致的查看,每一处用心的修补,虽然平凡,却仿佛也融入了这辽阔的期待——它们终将化作无数人安心的晨昏,成为对生命静默却坚定的守护。

前方的路还很长,我愿继续以青春为注,将所学所感扎根于这片沃土,用专业守护工程,用细致看顾安全,用责任贯穿每一个平凡的日常。我深知自己不过是这浩大江河中的一滴水、宏伟堤坝上的一颗钉,但仍坚信,滴水可汇江河,颗钉能固堤坝。微光虽弱,聚之便能照亮一方天地;寸土虽薄,积之终成巍峨高山。

水利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每一代水利人,既是奔腾长河中的激扬浪花,以热忱推动时代的潮汐;也是沉默而坚实的堤岸,以坚守守护万家的安宁。水利事业,山海见证,任重道远,时代的号角总是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吹响,我们都是被时代选择的普通人,用各自的方式在这深沉的土地上,写下无愧于心的诗行。一字一句,皆印征程;一步一履,尽属远方!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