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苑
|
|||||
|
|||||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以恢宏的场面和深邃的历史回响,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复兴的壮阔历程。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庄严致敬,更是对未来的铿锵宣言。当百面荣誉旗帜在秋风中猎猎作响,当新型战机划破长空留下绚丽的彩烟,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历史的重量与时代的锋芒。这场跨越八十年的对话,让我们在铁甲洪流中听见先辈的呐喊,在科技强军中触摸民族的脊梁。 这场阅兵通过多维度的震撼呈现,将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熔铸。当99A坦克方阵碾过长安街的轰鸣与抗战老兵颤抖的敬礼形成时空对话,这场阅兵成为跨越八十年的精神图腾。徒步方队每步75厘米的精准刻度,恰是十四年抗战3500万同胞用生命丈量的民族尊严。空中梯队拉出的七道彩烟,既象征卢沟桥事变后的烽火岁月,更昭示新时代“七个坚持”的强军方略。装备方队展示的11式轮式突击炮与80年前“没有枪没有炮”的抗战形成鲜明对比,但武器光泽下跃动着同样的精神内核,为正义而战的信念。红旗-22导弹发射车与延安窑洞里的土枪土炮,共同诠释着“能战方能止战”的辩证法。当歼-20以“70”纪念编队掠过天安门,其超音速巡航轨迹勾勒出从“小米加步枪”到“科技强军”的跨越式发展。这种军事现代化绝非炫耀武力,而是对“落后就要挨打”历史教训的深刻回应,正如受阅士兵钢盔上反光条折射的强军之光,既照亮来路,更警示未来。 长安街上的步伐铿锵有力,战车轰鸣如时代鼓点,展示的是力量,彰显的是和平。铁流滚滚战机翱翔受阅装备全部国产,新型武器占比创历史新高。但这并非穷兵黩武的炫耀,而是捍卫和平的承诺。人民军队的跨越式发展“止戈为武”的古老智慧,真正强大的军队,从不印证为征服他国,只为守护家园,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以和平为帆,以合作为桨,航行于世界潮流。回顾的是历史,照亮的是未来。“一老一新”方队设计寓意深远:老部队代表红色血脉永续传承,新力量彰显强军事业蓬勃发展。抗战老兵浑浊眼眸中闪烁的泪光,年轻战士坚毅面容上洋溢的豪情,构成跨越八十年的对话,历史不是尘封的档案,而是照亮前路的火炬。 我们铭记苦难,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避免历史悲剧重演;我们缅怀先烈,不仅是感恩奉献更是为了汲取前行力量,凝聚的是人心,激发的是担当受阅队伍以排山倒海之势通过天安门,当“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口号响彻云霄,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都会涌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情感不是虚妄的自大,而是源自实力的自信;不是封闭的排他,而是面向世界的胸怀。阅兵式是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告诉我们:国家的强大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民族的复兴依靠每个人的奋斗。 一个伟大的民族,总是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一支强大的军队,始终致力于为和平保驾护航。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以此次阅兵为动力,铭记历史荣光,担当时代使命,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写下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壮丽诗篇。 |
|||||
【打印】【关闭】 |
|||||
上一条:
黄土高原的暮色与风语
下一条:
我们是浪花,亦是堤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