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闻
|
|||||
|
|||||
1929年,老一辈革命家在广西百色成功发动了起义运动,初步形成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在百色起义的过程中,形成了百折不挠、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90年后,一批批水电青年来到这里,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实干精神,在革命老区创造着他们的“磅礴事业”。 李夫:实践造就“行动派” 薄雾细雨苍茫无边,山间小路泥泞难行。秋日,水电十二局百色水库灌区项目质检员李夫早上7点钟就出发,赶到高位水池开始了一天的质检工作。 他头顶着安全帽,比对着施工图纸,一座水池模型逐渐在他脑海中浮现,他仔细比对施工规范,核实图纸要求,确认无误后同监理沟通联系,一番“唇枪舌战、以理服人”后他的嘴角微微上抿,水池验收顺利通过了。 2020年,李夫来到了广西百色项目,这也是他来到十二局后参与建设的第一个项目。刚刚来到项目的他,第一个任务就是负责高位水池的质检工作。那时还是个“职场小白”的他,手里拿着“高位水池”施工图纸,顿时感受到了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差异。 “当时因为我二维和三维转换能力差,没吃透图纸,导致高位水池在项目部安全质检组在巡查过程中查出了问题。”他在施工日志中写道。一边是对书本知识的留恋,一边是手头上的“问题”。他秉承着“看不懂就查,查不会就问”的精神,开始了对“图纸”的攻关工作。那微微泛黄曲卷着的图纸边角见证了他的勤奋与刻苦,他慢慢解开了其中存在的“奥秘”。“李夫刚来时经常看图纸就忘了时间,半夜还在办公室研究。”同事们回忆道。 “右江像一条玉带围绕着革命老区,灌区项目像一条巨龙依偎在右江河谷。”当地人说。这也可以看出百色项目线路长的特点。南干管是百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距离较远,来回光路程就要5个多小时,提高管理效率成了大问题。他毛遂自荐提出去南干进行工作,巧妙地解决了项目的燃眉之急。南干管工区距离项目部有50多公里,为了更能深入施工现场,他和“工区”住在了一起。自此李夫开始了与项目部的“异地”生活。 新员工来到项目,面临着他当年的“窘境”。做事依然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起来就“麻爪”,做事战战兢兢,工作无法推进。他主动带大家去施工现场,讲解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结合亲身经历用通俗幽默的语言解答“初学者”们的疑问。“遇见困难就要去‘干’,去尝试,万事开头难。”他对大家说。 “这真的是一‘夫’当关,前方无忧啊!”领导夸奖他说。 谈鹏得:管线测量“急先锋” “浩哲,你们那边测到什么程度了,仪器好架吗?” “关欣,今天有三个工作面要进行测量验收,我等会发给你,你去跑一下。” “崔哥,我们今天晚上有验收,到时候我们去趟隧洞。” 一大早,谈鹏得就开始了忙碌的工作,密切关注着现场的测量进度,仔细询问测量中可能会遇见的问题,同时布置起测量队今天的任务。说罢,他火急火燎地带着监理投入到测量验收工作中去。 树木杂草连天,险坡丘壑纵横,丰茂的植被成了许多“网红”的打卡点——毒蛇、马蜂、毒虫。谈鹏得每天都要在这片“战场”里面和他们“打游击”。他像个战无不胜的“将军”,身后背着测量仪器,左手拿着木棍探路,右手提着一把砍刀,一边试探一边挥砍着杂草,终于到达了合适的测量地点。“要拿着棍子拨开草,才会把它们吓跑,平常一定要穿雨靴。”他饶有心得地分享道。 “测量”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测量工作往往需要翻山跃岭,长途跋涉,有时面对复杂的地形,车辆无法前进,一天要徒步10多公里。夏天的晌午十分炎热,反光背心和安全帽被汗水打湿,整个人像是洗了个澡。面临路途遥远,人手不足的问题,他索性中午就不回项目部,一块面包和几口矿泉水就解决了午饭。 在项目前期阶段,谈鹏得就来到了百色,很多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原来的测量仪器不适用于长距离管线项目,他及时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请教、查阅大量资料,钻研过后终于找到了问题关键所在,并借助新的软件和技术解决了问题。面对征地红线放样、原始地形测量等工作,他理顺思路,制定计划,凭借自己的力量圆满完成了项目的前期测量工作。 来到百色的三年时间里,每年他都会主动扛起带新人的“担子”,把自己的所学悉数传授给新大学生们。百色项目测量队的每个人,可以说都是他“手把手”带出来的。大学生刚来的时候,他带着大家去野外架设测量仪器,利用制图软件绘制模型图,教大家怎么进行资料整理。“做好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做精做细。做精做细离不开周而复始的坚持。”他每年都对新大学生说。 青春无边,奋斗以成。不管是“孤”军奋战,还是带领大家并肩作战;不管是面对横生的杂草,还是前路的“荆棘”,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用自己的“先锋”精神鼓舞着大家,带领大家一起向完成年度目标大步踏进。 吕国强:热心实诚“老大哥” 吕国强是百色水库灌区工程项目的实验员,是项目上出了名的热心肠,大家需要帮忙都会想到他。日渐熟络,我们都叫他“强哥”。 平日里,强哥主要负责项目试验室的工作。在现场要规范试验操作流程,定期检测测量设备,对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回到项目就着手准备编写试验报告,整理数据,登记台账等。 面对问题,强哥从不拖延。在混凝土配合的过程中,他发现由于技术不够成熟等原因导致现场无法使用,施工进度面临停滞的问题亟待解决。他赶忙和领导讨论,决定把专家请到现场,重新进行实验。经过整整两天的实验测试,指标达到了施工要求,现场浇筑工作正常开展,他紧绷着的弦才慢慢松了下来。 混凝土浇筑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强哥这边自然也就闲不下来。每天组织进行着各项试验工作,对试验数据进行记录分析,晚上还要整理试验台账。但是当大家需要帮忙的时候,他都是有求必应,从不推诿。“能够帮助大家,我自己也感到很开心。”他说。 有一次,项目部车辆在返回营地途中陷入了泥坑中,大雨浸透黄土,车子越陷越深。车上只有两三个人,没办法把车从泥坑里“拽”出来。手足无措的时候,大家异口同声的说:“要不给强哥打电话吧。”不一会儿的功夫,强哥就带着工具和帮手赶到了现场。带着大家齐心协力把车推了出来。还不忘了提醒大家,哪里下雨的时候不能开,哪个转角处需要注意等等。“要不是强哥,我们可能今晚就住外边了。”同事感动的说。 做事毫不拖沓的强哥,自己的事情总是犯起“拖延症”。本来打算回家过年的他,听说过年需要有人“留守”,便主动报名。年后打算三月回家的他,因为工作安排等原因,一拖再拖到七月才回去。 清谈客错失机遇,实干者赢得未来。革命老区的实干家们还在用自己的双手,推动着革命老区的发展,筑造着属于他们的“磅礴事业”!
李夫
谈鹏得
吕国强 【责任编辑:韩佳福】 |
|||||
【打印】【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