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闻
|
|||||
|
|||||
青山弄墨,绿水留痕,在浙南山水相依的画卷里,水电十二局人正以匠心为笔,于东阳石马潭水库工程中挥写自然与智慧的和弦。 他们让奔涌的洪水流淌成驯服的绸带,为干涸的田垄注满甘霖,更让东阳“幸福河湖”升级工程添上一抹灵动的华彩。 自2024年7月和这片土地结缘以来,水电十二局人循水而歌,以“水文章”绘就生态长卷,随着机械的轰鸣与汗水的闪光,缓缓舒展成蓬勃的生命诗行。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 东阳市位于浙江省中南部,温暖湿润,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300至1600毫米,却存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布局不相匹配、河道天然径流年内分配不均衡等突出特征。 为解决东阳市水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东阳市重点实施“水润东阳”工程,大力推进石马潭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构建“水网相通、山水相融、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河湖水环境。蓝图之下,水电十二局抢抓这一重大机遇,挑起建设石马潭水库的重任。 石马潭水库是国家“十四五”中型水库重点建设项目,更是浙江省“千项万亿”工程重点建设项目。水库由东、西库组成,总库容4432万立方米,主要包括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溢洪道、防汛道路、砂石料加工系统等,建成后将增强水资源储备能力,构建起互联互通、多源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进一步保障东阳市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 集团特级项目经理王严华坦言:“水库建设并非坦途,面对施工工艺复杂、青年职工占比高的考验,我们挥匠心之斧,挂图攻坚、对接专家、借智破题,誓让每寸工程都刻上品质烙印。” 春节伊始,石马潭西库拦河坝已卷起奋斗热潮。自卸车如黑色游龙穿梭,倾吐的淤泥在坝面溅起金褐色浪花;挖掘机铁臂起落间,铲斗似巨手攥碎石土,与装载机的轰鸣声一起撞碎寒晨。5万立方米的清淤量在春节坚守中堆成坚实基底,似给早春的工程画卷钤下首枚红印,为大坝填筑建设铺开序章。 自石马潭项目开工以来,项目部精心组织、有序实施,捷报频传:2025年1月,导流明渠贯通,具备过流条件;年4月,导流明渠工程建设完成;5月,西库导(截)流阶段验收通过…… 一系列节点目标的顺利实现,如跃动的音符,正奏响工程奋进新乐章! 智以擎动,技筑水兴 目前,石马潭项目已全面进入工程建设高峰阶段,工程建设面多,深基坑、高边坡、起重吊装等危大工程众多,且施工工序和工艺繁杂,可谓是困难重重。 “石马潭项目致力于建设智慧工地,以此大力推进安环工作和施工建设。”项目安全总监郑亚平指着电脑解释着,“数字化是我们的‘小目标’”。项目副总工程师黄连能闻言笑着敲击起键盘,一行行数字、一张张图片划过屏幕——智慧工地发力了。 项目部全方面应用自主研发的数智建造综合管理平台,依托智能碾压系统和北斗定位系统,通过基准站与安装在振动碾上的GPS接收卫星信号进行精确计算。驾驶员能实时知道当前压路机所处三维位置、压实度、碾压遍数、振动频率、速度等信息,进一步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在工地现场的关键部位,360度可旋转的摄像头成为辅助监督的主旋律,项目部可利用电脑端和手机端多方位、多角度实施远程监控,及时掌握工程施工动态和相关人员履职情况,还能立刻整合、反馈现场数据信息至管理平台。 项目部还积极与外部开展合作,联合清华大学就数字化、智能化开展了深入探讨,充分利用双方在数字孪生工地和智慧防裂技术研究方面的先进成果,从数字层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降本增效。 接下来,项目部还将不断深入覆盖全建设流程的智能平台,这颗“数字大脑”将把工程地质勘察、开挖支护、混凝土浇筑、安全风险防控等12个核心环节的数据流纳入掌控,对于解决各类施工难题将起到关键作用。 绿以本色,运展风华 “绿色低碳发展,这是潮流趋势,顺之者昌。” 水电十二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边建设、边保护”的创新理念,构建全周期生态管控体系,在钢筋水泥间铺就绿色画卷,用生态匠心诠释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 当施工的第一声号角吹响时,项目部便亮出一体化自动喷淋系统这把“降尘利剑”,细密的水雾将施工扬起的尘埃揽入怀中。面对大坝与溢洪道施工区域的植被,项目部化身细心的生态守护者,秉持“边施工、边恢复”的巧思,对可修复区域进行整体施工,对不可修复区域进行改善,让生态肌理在施工进程中得以延续。 项目部积极建设“表土银行”,对施工区域的表土开展剥离作业,将表土集中运输至堆放场地,并在四周设置拦挡设施防止表土散落,合理规划排水系统,避免冲刷表土。为阻挡施工中泥沙随水流对水土造成侵扰,施工现场采用喷砼支护、三级沉淀池及截排水沟组成的“防御矩阵”,犹如生态卫士般将水土流失牢牢锁住。 洒水车与清扫车组成的“流动护卫队”,在数字化调度下精准作业;高密度防尘网覆盖的临时堆土场,通过卫星遥感实现动态监测;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党员先锋队化身为播撒绿意的使者,一场场植树活动让项目周围变身绿意盎然的生态绿洲…… 驭水而行,蓄势未来。水电十二局建设者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向“水润东阳”的宏伟目标奋勇迈进。 在这片涌动着新质生产力的热土上,既有“铁臂擎天”的施工壮景,也有“绣花功夫”的生态匠心,一曲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和谐共鸣的时代乐章正激昂奏响!
【责任编辑:周磊】 |
|||||
【打印】【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