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闻
|
|||||
|
|||||
从晨光熹微到华灯初上,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现场始终一片热火朝天,施工器械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在这片繁忙的工地上,有一位身着工装的建设者正穿梭其中,步履匆匆却目光如炬,在钢筋与混凝土的交织的乐章里,书写着属于他的壮丽诗篇,他就是浙江天台抽蓄项目部执行经理、党支部书记陈亚坤。 智钻技术深海,淬炼匠心锋芒 2008年,陈亚坤从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同年7月入职水电十二局。彼时的他怀揣对祖国重大工程建设的炽热之情,一头扎进项目一线,孜孜不倦地学习各项施工技术。参加工作17年以来,他先后参建了湖南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四川官地水电站、江苏溧阳抽水蓄能电站、两河口水电站、贵州夹岩水电站、福建周宁抽水蓄能电站等一大批国家和省市级重大项目。 从四川的崇山峻岭到雅砻江畔的激流险滩,从技术质检到现场生产,从初出茅庐的技术员到项目负责人,陈亚坤始终扎根在项目一线工作,不断适应新环境、迎接新挑战,以严谨和创新的精神筑起一道坚固的“无形大坝”,将“专业”“能力”和“情怀”作为一生的追求。 江苏溧阳抽水蓄能电站,是陈亚坤职业生涯的关键一站。该大坝坝址地形与地质条件复杂,是当时国内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电站之一。开挖区岩石风化层厚、岩体破碎;断层和蚀变带分布广泛,顶部沟壑交错,岩脉蚀变软弱。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种种问题摆在眼前。面对挑战,陈亚坤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牢牢掌控全局带领团队一路披荆斩棘,确保项目得以沿着高质量履约的轨道稳步前行。 历经数年辛勤耕耘,项目先后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等。这些荣誉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他从技术新手到骨干精英的蜕变之路,也见证了他的默默奉献和忠诚担当。 勇挑千钧重担,破浪迎难前行 陈亚坤不仅专业技术精湛,更有着卓越的项目管理才能。他深知个人发展与项目紧密相连,多年来致力于持续提升项目管理能力。 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也是浙江省“十四五”期间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凭借多项“世界之最”和“国内之最”吸引大众的目光。其中,电站额定水头724米,为世界最高;单机容量42.5万千瓦,位居国内之首;上、下引水斜井长度483.4米,为国内最长单级斜井。 这些纪录不仅凸显了工程建设的难度,也展现了中国水电建设的技术实力。作为项目执行经理,陈亚坤积极贯彻公司要求,以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引领,全力保障项目高效推进。 陈亚坤用大量的时间丈量着天台电站的每个角落,用辛勤的汗水浇洒填筑大坝的每一阶土方。他积极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克服工期紧、任务重、地质条件复杂、征地困难、当地政策处理、渣场饱和等诸多困难及压力,成功突破项目瓶颈期。同时,他始终把现场安全、质量与进度放在首位,精心调配物资供应,全力保障项目履约顺利进行,确保项目的关键节点目标得以顺利达成。先后按期或提前完成了施工支洞开挖、上下引水斜井扩挖支护、大坝填筑、副坝防渗墙、主坝面板浇筑、上水库蓄水等多个重大节点目标,彰显了“天台速度”。 项目先后获得建设单位颁发的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以及多个精品工程奖项,充分展现了他卓越的管理能力与强烈的责任感。 锤炼忠诚本色,熔铸担当精神 作为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陈亚坤积极推动党建与项目深度融合,紧紧围绕项目经营履约,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积极进取、吃苦耐劳、敢打硬仗,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双引双建”工作成果转化为项目高效履约的强大动力,助力项目经营效益全面达标。 陈亚坤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攻克“急、难、险、重、新”难题,将组织优势转化为项目发展动力。他说:“最艰苦的担子我们挑,最紧急的关头我们上,最困难的时刻我们到,我是党员,我就要冲在最前面。” 在他的带领下,天台项目部荣获浙江省部属企事业2024年度“工人先锋号”、浙江省2022年度、2023年度“青年文明号”及“智慧安全优胜工地”、集团公司2022年度、2023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深耕成长沃土,培育栋梁新枝 为技术质检与项目管理的双重专家,在忙于前方技术攻关、攻坚克难的同时,陈亚坤也十分注重对年轻技术干部的传帮带工作。 陈亚坤经常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教学等方式,引导职工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避免简单地灌输知识。他说:“‘师带徒’是传承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新职工的成长,也能促进老职工的自我提升。”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许多青年职工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和管理能手,快速适应了项目工作,能够独立承担现场技术、质检、施工管理、部分施工方案编制与交底、周报、月报、季报、月计划、季度计划编制等工作职责,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十七载栉风沐雨,陈亚坤用青春丈量江河,以匠心铸就丰碑,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诠释工匠精神,用“偏毫厘不敢安”的严谨守护工程品质。 他是新时代水电人的生动缩影,更是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的践行者。 【责任编辑:周磊】 |
|||||
【打印】【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