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闻
|
|||||
|
|||||
大岗山脉,层峦叠翠接云汉;袁河蜿蜒,碧波荡漾润苍生。 近日,水电十二局承建的江西新余大岗山水利枢纽导(截)流圆满完成。 从蓝图擘画到破土动工,从昼夜鏖战到成功截流,这项工程既凝结着设计专家的智慧火花,也熔铸着全体建设者的汗水结晶,成为改善民生福祉,赋能区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攻坚克难砺精兵 科学统筹破困局 项目启动伊始就面临“多重关卡”:地质条件复杂、气候多变、施工环境受限、有效施工期短。项目团队秉持“知难不畏难”的信念,以合同履约为核心抓手,紧扣合同履约主线,深入剖析条款细节,精准识别风险点,将责任层层落实至个人岗位,通过周密规划与高效协同,不断强化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整体性。 进场初期,天气异常、资源短缺、通讯不畅等难题接踵而至。项目团队果断采取倒排工期、动态优化施工组织方案等措施,以敢闯敢拼的劲头,仅用50天便完成办公区与生活区建设并投入使用,同步开辟出供水兼导流隧洞关键工作面,实现“开工即冲刺、首战即告捷”。在极端暴雨威胁导流洞衬砌施工时,项目团队周密部署、靠前指挥、全程值守,确保安全无虞、质量上乘、进度稳健,实现“三不误”。 作为整个工程“咽喉”的供水兼导流隧洞,洞径2.5米,全长171.9米,施工过程中需直面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风险高、生态保护标准要求严格等挑战。为确保施工进度如期达成,项目团队深入勘察分析地质状况,针对性制定施工方案;通过超前策划,对每一道工序精细把控,确保工程质量;同时持续优化施工工艺,动态调整作业流程,最终成功实现隧洞通水,为后续施工效率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团队在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以“把计划往前排、把进度往前推、把工期往前赶”的决心,春节“不打烊”、建设“不减速”,全力以赴推动项目进入快车道。 2024年8月17日,开始洞脸边坡开挖支护; 2024年9月5日,供水兼导流隧洞响起了第一声炮响,隧洞开挖; 2024年11月22日,完成隧洞贯通; 2024年12月10日,大坝坝基开挖; 2025年1月23日,盖板垫层开始浇筑; 2025年5月6日,完成隧洞衬砌; 2025年7月7日,完成固结、回填、接触灌浆; 2025年8月2日,导(截)流完成,成功通水。 一年间,关键节点捷报频传,书写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加速度”。 精益建造塑精品 严控质量立标杆 项目部始终恪守“以精立业、以质取胜”的理念,矢志不渝地打造精品工程。通过创新数智化管控手段及实施制度化管理,全过程推进精品建造,使得规范化制度管理贯穿规划、施工、验收全过程。 施工过程中,项目总工程师牵头组织关键工序方案研讨,明确“必做项”与“禁止项”,将精细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施工指南;通过设立实体工艺样板展示区,以“样本引路”规范工艺,确保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熟练掌握工序流程;严格执行“三检制”,即班组自检、队伍复检、项目部终检,并通过每周质量例会系统总结体系运行,运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为打造经得起检验的精品工程提供了坚实保障。 面对配套永久道路建设的诸多变数,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一环道路”系统方案,巧妙优化环线及高线道路布局,高效串联营地、拌合系统、导流洞、进出水口、溢洪道、主坝等核心作业面,显著改善了施工运输条件。 通过一系列超前策划和技术创新,项目突破水库工程中“完成截流才能进行主坝施工”的传统限制,成功攻克了因业主交付时间推迟导致的项目停滞难题,为项目进度插上了技术攻关的“加速引擎”。 大岗山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破解长期困扰分宜县的水质性缺水的难题,确保城区及周边七个乡镇近20万居民的安全饮用水供应,有效缓解江口水库排洪压力,富余的水量也将有效弥补工业用水的不足,同时将显著改善大岗山流域水环境,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党建领航聚合力 人才砺剑赋动能 项目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利用分宜县丰富的红色资源,不断创新学习形式,将革命传统教育与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度融合,让项目一线成为锤炼党性、改进作风的“红色熔炉”。以“双引双建”提升年为契机,持续推动党建成果转化为攻坚克难的“红色动能”,为工程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人才队伍是发展的“源头活水”。项目部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扎实开展“导师带徒”“岗位练兵”等活动,给青年骨干“压担子”“搭台子”,鼓励引导他们深度参与技术创新、变更索赔等重点工作,在实践中淬炼“真本领”。着力锻造一支“关键时刻冲得上、危急关头顶得住、攻坚克难打得赢”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通过持续优化项目管理梯队建设,全面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 历史回响,催人奋进。从“古宜之源”发出的历史回响,到“民生之基”的时代新篇,新余市大岗山水利枢纽工程项目正阔步前行,仅历时一年,就交出了一份“难中有为、干中有成、稳中有进”的精彩答卷。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偏爱破浪者。项目建设者们将继续扎根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精益求精的匠心,为建好这项民生工程、精品工程而接续奋斗。
【责任编辑:周磊】 |
|||||
【打印】【关闭】 |
|||||
上一条:
水电十二局获五件国家发明专利
下一条:
吴磊赴广州开展系列商务活动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