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企业要闻

【人物通讯】水电“老兵”的“新”故事
来源:新能源公司/清洁能源运维公司 作者:黄康妮 摄影作者:张尚登 时间:2025年10月10日 文字大小:【      

清晨的延川,黄土高原上的风还带着凉意,方恒飞已经站在光伏电站的山坡上,阳光透过光伏板的缝隙洒在他身上,像给这位干了二十年工程的“老兵”,镀上了一层与新能源适配的“光”。

从2004年揣着图纸走进桐柏抽水蓄能电站的那天起,方恒飞的职业生涯就没离开过“项目”二字。只不过最初是机电安装的“线路板”,后来变成了光伏电站的“阳光板”,最初是跟着师傅学习现场事务,后来成了领着团队解难题的“主心骨”。二十年走下来,他的履历表上记满了项目名称,而藏在这些名称背后的,是一串与“难”较劲的故事。

初涉工程,扎一线管理

2004年,刚参加工作的方恒飞,一头扎进了桐柏抽水蓄能电站的电气施工管理现场。那会儿的他,每天跟着工人泡在工地,从安全到设备,项目的大小事务,他都要跟老师傅讨教半天。“那会儿就想着,咱干工程的,底子得扎牢,不然以后咋扛事?”他笑着回忆。

这一“扎”就是九年。从桐柏抽水蓄能电站到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再到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他从电气施工管理转到生产调度,岗位在变,但“较真”的劲儿没变。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赶工期时,他连着在工地驻守,愣是把“紧张”的工期捋得“顺溜”,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遇到设备调试难题,他努力协调,终于在规定时间里把完成设备调试任务。“那时候年轻,觉得啥难题都不是事儿,只要肯下笨功夫。”这份“笨功夫”,成了他后来应对各种挑战的“底气”。

后来,桐柏和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均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更是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詹天佑奖、大禹奖等多项荣誉。在这些“金牌”工程的工作经历,为他的职业生涯奠定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底色。

滩涂攻坚,迎潮汐破局

2020年,方恒飞遇到了职业生涯里一个“特别的对手”——海水。这一年,他调任浙江象山长大涂300MWp滩涂光伏项目,担任工程部主任。该项目是国内首个滩涂光伏项目,不同于以往的陆地项目,在这里施工得看海水的“脸色”。涨潮时工地被淹,没法干活,落潮时间短,得抢着干,要是赶上台风天,还得停工避险。

为了摸清潮水的“脾气”,他带着团队把施工工序拆成了三段式。涨潮前抢着挖基槽,落潮时集中装支架,退潮后补做细节。就这样,他们把看天吃饭变成了按表施工,更让人惊喜的是,在解决滩涂施工难题的过程中,他还与项目团队搞起了创新——针对滩涂地质松软的问题,他们研发了“一种滩涂光伏支架基础加固结构”,后来这项技术成了实用新型专利。针对海水腐蚀设备的问题,他们总结出的“滩涂光伏电站防腐蚀施工工法”,还拿了行业奖项。

“搞工程不能只埋头干,还得抬头想,把解决问题的办法变成经验,这样才算真本事。”这一年,他参与了各项专利、工法等攻坚任务,一口气拿到了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工法,还有5个各类奖项,成了项目上的“创新新星”。

在他与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浙江象山长大涂滩涂光伏项目被打造成了水电十二局海上光伏领域的一张靓丽名片。项目挡浪墙工程获得国家优秀焊接工程奖,项目安装工程获得浙江省优秀安装质量奖。依托项目取得的“潮间带复杂环境下300兆瓦滩涂光伏电站全天候高效施工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取得的科技成果《潮间带复杂环境下滩涂光伏电站全天候高效施工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荣获2023年度中国质量技术优秀奖,并累计取得专利18项、工法6项,为滩涂光伏项目施工提供了一套可复制、可借鉴的施工方案,填补了国内滩涂光伏项目建设的技术和经验空白。

黄土探路,凭试验解题

2023年,方恒飞又迎来了一个“新挑战”——陕西延川50兆瓦复合型新能源产业基地光伏发电项目。这是水电十二局在湿陷性黄土地质上建的第一个山地光伏项目,没有经验可借鉴,光是“寒冷天气灌注桩难施工”这个问题,就难住了不少人。“黄土遇水会陷,冬天温度低,灌注桩浇筑后容易冻裂,进度和质量都没法保证。”他说。

为了找到解决办法,他带着设计、监理和技术人员,跑遍了周边所有类似项目。经过多次类似项目调研,最终确定了以预制管桩替代灌注桩的施工工艺,通过精准选定预制管桩作为支架基础形式,创新优化打桩工艺,为光伏支架及箱变基础筑牢根基,就这样,他们硬是在没路的地方“修”出了路。此外,针对升压站设备基础湿陷风险,他与项目团队采用水泥土换填技术实施地基处理,从源头化解地质隐患;面对梯田多坡度、多方位的复杂地形,他与项目团队借助多维建模技术反复推演,通过多种排布形式,实现有限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2023年11月16日,延川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更让人惊叹的是,他们在10天内就把业主交付土地上的所有光伏组串全部并网。

工作生涯,做服务型掌舵人

在延川项目的办公室里,流传着一句话。“项目无小事,责任大于天”,这是方恒飞二十年工程生涯的信条,也是他对项目经理岗位的理解。

“有人说项目经理是官,其实不是,我们是项目的主心骨,是企业的答卷人。”他说,“企业的战略要通过项目实现,信誉要通过项目积累,所以我们干的每一个项目,都得对得起企业,对得起业主,更对得起自己。”

这些年,不管是当施工员、调度员,还是项目经理,他始终记着自己是一名中共党员。“党员就得冲在前面,难题来了不能躲,责任来了不能推。”

如今,方恒飞已经从当年的“新手”变成了新能源领域的“老兵”,但他依然保持着最初的热情。对于他来说,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一个难题都是一个新的台阶,而他,会继续沿着这些台阶,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为更多新能源项目点亮“光”,也为自己的工程生涯写下更精彩的篇章。

【打印】【关闭】